实分析

17.6 压缩映射定理

定义

  1. (17.6.1 压缩)(X,d)是一个度量空间,并设f:XX是一个映射。如果对于所有的x,yX都有d(f(x),f(y))d(x,y),那么我们称f是一个压缩映射。如果存在一个常数0<c<1,使得对于所有的x,yX都有d(f(x),f(y))cd(x,y),那么我们称f是一个严格压缩映射c被称为f压缩常数

    (注:这节是为了反函数定理做铺垫的,因此如果只是为了研究多元微积分那么本节只有引理17.6.6是重要的内容,但是压缩映射定理本身作为不动点定理的例子也有足够的研究价值;关于压缩映射的例子,本节习题与原书中都给出了一些例子)

  2. (17.6.3 不动点)f:XX是一个映射,并设xX。如果f(x)=x,则我们称xf不动点


命题

  1. (17.6.4 压缩映射定理)(X,d)是一个度量空间,并设f:XX是一个严格压缩映射,那么f最多有一个不动点。另外,如果假设X是一个非空的完备空间,那么f恰好有一个不动点。

    (注:压缩映射定理是不动点定理的一个例子)

  2. (17.6.6)B(0,r)Rn中以原点为中心的球,并设g:B(0,r)Rn是一个映射,它使得g(0)=0,并且对于所有的x,yB(0,r)都有:

    g(x)g(y)12xy

    那么定义为f(x):=x+g(x)的函数g:B(0,r)Rn是一对一的,并且f的像包含了球B(0,r/2)


课后习题

17.6.1 设f:[a,b]R是一元可微函数,并且使得对于所有的x[a,b]都有|f(x)|1,证明:f是压缩映射(提示:利用平均值定理,即推论10.2.9。另外,证明:如果对于所有的x[a,b]都有|f(x)|<1f是连续的,那么f是一个严格压缩映射

由于f是可微的,因此对于任意的x,y[a,b]满足x<y,应用平均值定理我们有:

ξ(x,y),f(x)f(y)xy=f(ξ)|f(x)f(y)|=|f(ξ)||xy|

若有对于所有的x[a,b]都有|f(x)|1,则上式表明|f(x)f(y)||xy|,即f是一个压缩映射。

若对于所有的x[a,b]都有|f(x)|<1f连续,则根据最大值原理(命题9.6.7)我们知道分别存在xmax,xmin[a,b]使得f达到最大值与最小值,再结合对于所有的x[a,b]都有|f(x)|<1于是有:

ξ[a,b],1<f(xmin)f(ξ)f(xmax)<1|f(ξ)|max(|f(xmax)|,|f(xmin)|)<1

从而上面的结论可以引申为f是一个压缩系数为max(|f(xmax)|,|f(xmin)|)的严格压缩映射。

x=y的情形不需要讨论,此情况下结论是平凡的)

17.6.2 证明:如果f:[a,b]R是一个可微的压缩映射,那么|f(x)|1对所有的x[a,b]都成立

考虑任意的x0[a,b],由于fx0处可微,因此由牛顿逼近法(命题10.1.7)对任意ε>0存在δ>0使得对任意的|xx0|<δ都有:

0|f(x)f(x0)f(x0)(xx0)|ε|xx0|

于是利用三角不等式,我们有:

|f(x0)||xx0||f(x)f(x0)|(|f(x0)|+ε)|xx0|

再结合f是一个压缩映射,因此有:

|f(x0)||xx0||f(x)f(x0)||xx0||f(x0)|1

于是结论得证。

17.6.3 给出函数f:[a,b]R的一个例子,使得f是连续可微的函数,并且对于所有不同的x,y[a,b]都有|f(x)f(y)|<|xy|,但是同时在[a,b]中至少存在一个x使得|f(x)|=1

考虑函数f:[0,1]R有:

f(x):=12x2

显然,对于任意的x,y[0,1]满足xy有:

|f(x)f(y)|=12|x2y2|12|xy||x+y|<|xy|

(注意到xy时有0<x+y<2

但是在x=1处,我们可以求导有|f(x)|=1f就是题目要求的函数。

17.6.4 给出函数f:[a,b]R的一个例子,使得f是一个严格压缩映射,但是同时在[a,b]中至少存在一个x使得fx处不可微

考虑函数f:[1,1]R有:

f(x):=12|x|

显然,对于任意的x,y[1,1]

|f(x)f(y)|=12||x||y||12|xy|

(注意到|x||xy|+|y||x||y||xy|

但是在x=0f是不可微的。f就是题目要求的函数。

17.6.5 验证例17.6.2中的结论

例17.6.2内容如下:

定义为f(x):=x+1的映射f:RR是一个压缩映射,但它不是严格压缩映射。定义为f(x):=x/2的映射f:RR是一个严格压缩映射。定义为f(x):=xx2的映射f:[0,1][0,1]是一个压缩映射,但不是严格压缩映射。


我们分别验证这三个函数的性质。

  1. f(x):=x+1

    对任意的x,yR,我们有:

    |f(x)f(y)|=|x+1y1|=|xy||xy|

    于是f:RR是一个压缩映射。

  2. f(x):=x/2

    对任意的x,yR,我们有:

    |f(x)f(y)|=|x/2y/2|=|xy|/212|xy|

    于是f:RR是一个严格压缩映射。

  3. f(x):=xx2

    对任意的x,y[0,1],我们有:

    |f(x)f(y)|=|xx2y+y2|=|xy||1xy|

    注意到由于x,y[0,1]因此有|1xy|[0,1],从而上式即有|f(x)f(y)||xy|,于是f:RR是一个压缩映射。

综上,结论得证。

17.6.6 证明:定义在度量空间X上的每一个压缩映射都是连续的

X具有度量d,并设f:XX是一个压缩映射,然后考虑任意的x0X。对任意的ε>0,我们令δ:=ε,从而对任意的xX满足d(x,x0)<δ,我们有:

d(f(x),f(x0))d(x,x0)<ε

也即fx0处连续,从而我们证明了fX上的连续函数。

17.6.7 证明定理17.6.4(提示:利用反证法来证明最多有一个不动点。为了证明至少有一个不动点,任取一点x0X,递归地定义x1=f(x0)x2=f(x1)...,然后利用归纳法证明d(xn+1,xn)cnd(x1,x0)(利用引理7.3.3的几何级数公式),进而利用完备空间的性质证明这个序列的极限就是f的不动点)

我们先证明严格压缩映射f:XX(其压缩常数为c)至多存在一个不动点。

使用反证法,我们设f同时存在两个不同的不动点x0,x1,则我们有:

d(x0,x1)=d(f(x0),f(x1))cd(x0,x1)<d(x0,x1)

f是一个严格压缩映射的前提存在矛盾,因此f至多只能存在一个不动点。


然后我们再来证明当X是一个非空完备空间时f至少存在一个不动点(从而结合前面的结论即f恰有一个不动点)。考虑某个x0X,如果x0就是f的不动点则我们完成了我们的寻找;如果x0不是f的不动点,则我们递归地定义序列(xn)n=0有:

n0,xn+1:=f(xn)

然后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显然的结论:对任意的n0都有d(xn+1,xn)cnd(x0,x1) 这是因为:

使用归纳法证明。n=0的情况显然成立,于是归纳地假设n=a时成立结论,对n=a+1的情况,结合归纳假设我们有:

d(xa+2,xa+1)=d(f(xa+1),f(xa))cd(xa+1,xa)ca+1d(x0,x1)

(最后一个用到了归纳假设)

于是对n=a+1的情况也成立结论,综合即有归纳得证。

从而我们不妨令有l:=d(x0,x1)。此时对任意的ε>0,我们令有N是使得cNl<ε(1c)成立的最小自然数(由于ncn收敛于0,因此这样的自然数肯定是存在的),然后讨论任意的i,jN(不妨设ij),根据三角不等式与几何级数公式有:

d(xi,xj)k=ij1d(xk,xk+1)k=Nd(xk,xk+1)k=Nckl=cNl1c<ε

这表明(xn)n=0X中的一个柯西序列,从而由于X是完备的因此(xn)n=0应当收敛于某个xX。注意到在习题17.6.6中我们证明了f的连续性,因此根据命题13.1.4我们有:

f(x)=limnf(xn)=limnxn+1=x

综上我们证明了至少存在一个xX满足f(x)=x(即xf的不动点),证明完毕。

17.6.8 设(X,d)是一个完备度量空间,并设f:XXg:XXX上的两个严格压缩映射,它们的压缩常数分别是cc。由定理17.6.4可知,f有某个不动点x0g有某个不动点y0。假设存在一个ε>0使得对于所有的xX都有d(f(x),g(x))ε(也即fg的一致度量不超过ε,然后证明:d(x0,y0)ε/(1min(c,c))。这个结论表明相近的压缩映射具有相近的不动点

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应用度量的三角不等式。

一方面,考虑g(x0)参与三角不等式,此时我们有:

d(x0,y0)d(x0,g(x0))+d(g(x0),y0)

考虑不动点的性质。由于x0同时也是f(x0),因此由f,g的性质我们有d(x0,g(x0))ε;由于y0同时也是g(y0),因此由严格压缩映射的性质我们有d(g(x0),y0)cd(x0,y0)。于是上面的不等式可以化为:

d(x0,y0)ε+cd(x0,y0)(1c)d(x0,y0)ε

另一方面,考虑f(y0)参与三角不等式,此时我们有:

d(x0,y0)d(x0,f(y0))+d(f(y0),y0)

同样考虑不动点的性质。由于x0同时也是f(x0),因此由严格压缩映射的性质我们有d(x0,f(y0))cd(x0,y0);由于y0同时也是g(y0),因此由f,g的性质我们有d(f(y0),y0)ε。于是上面的不等式可以化为:

d(x0,y0)cd(x0,y0)+ε(1c)d(x0,y0)ε

综合上面两个不等式,于是我们得到了一个新的不等式:

max(1c,1c)d(x0,y0)εd(x0,y0)εmax(1c,1c)

最后再注意到:

max(1c,1c)=1+max(c,c)=1min(c,c)

综上从而我们证明了必然有d(x0,y0)ε1min(c,c),证明完毕。


本节相关跳转

实分析 7.3 非负数的和

实分析 10.2 局部最大值、局部最小值以及导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