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分析

18.2 第一步:外测度

定义

  1. (18.2.1 开盒子)Rn中的一个开盒子(或者简称为盒子B就是一个形如

    B=i=1n(ai,bi):={(x1,...,xn)Rn:xi(ai,bi);1in}

    的集合,其中biai都是实数,这个盒子的体积vol(B)被定义为数字

    vol(B):=i=1n(biai)=(b1a1)(b2a2)...(bnan)

    (注:开盒子的例子可以参考单位立方体(0,1)n,它的体积就是1;容易验证所有的开盒子都是开集;如果存在某个i使得bi=ai,那么这个盒子就是体积为0的空集,尽管这看起来非常地不合理,但是我们仍然将它成为一个盒子;有时候为了强调处理的是n维体积,我们也可以将vol(B)写成voln(B);体积的概念是符合我们一般直觉的,所以如同我们对测度的期望,我们肯定希望盒子的测度m(B)与盒子的体积vol(B)是一样的)

  2. (18.2.3 开盒覆盖)ΩRnRn的子集,我们称一簇盒子(Bj)jJ覆盖Ω,当且仅当ΩjJBj

    (注:暂时以盒子的测度与体积一致为前提,如果我们希望Ω是一个被有限个或可数个盒子(Bj)jJ覆盖的可测集,它的测度满足单调性与次可加性,那么就要求有:

    m(Ω)m(jJBj)jJm(Bj)=jJvol(Bj)

    于是自然可以引申出:

    m(Ω)inf{jJvol(Bj):(Bj)jJΩ;J}

    这对外测度的定义有一定的启发)

  3. (18.2.4 外测度)Ω是一个集合,我们定义Ω的外测度m(Ω)为:

    m(Ω):=inf{jJvol(Bj):(Bj)jJΩ;J}

    (注:有时候,我们将m(Ω)写成mn(Ω)以强调它是使用的n维外测度;注意,对每一个集合(不仅是可测集)都可以定义外测度的概念)


命题

  1. (18.2.5 外侧度的性质)外测度满足如下六条性质:

    • (空集)空集的外测度是m()=0
    • (正性)对于每一个集合Ω,都有0m(Ω)+
    • (单调性)若有ABRn,那么m(A)m(B)
    • (有限次可加性)如果(Aj)jJRn的有限个子集,那么m(jJAj)jJm(Aj)
    • (可数次可加性)如果(Aj)jJRn的可数个子集,那么m(jJAj)jJm(Aj)
    • (平移不变性)如果ΩRn的一个子集,并且xRn,那么x+Ω:={x+y:yΩ}的外测度满足m(x+Ω)=m(Ω)

    (注:分别对应了18.1节中的性质5、6、7、8、10、13)

  2. (18.2.6 闭盒子的外测度)对于任意的闭盒子

    B=i=1n[ai,bi]:={(x1,...,xn)Rn:xi[ai,bi];1in}

    我们有

    m(B)=i=1n(biai)

    (注:于是外测度符合了我们对盒子“测度=体积”的期望,原书中给出了一些集合的外测度计算例子,例如m(R)=m(R\Q)=+m(Q)=0m([0,1]\Q)=1等)

    推论:

    1. (18.2.7 开盒子的外测度)对于任意的开盒子B=i=1n(ai,bi):={(x1,...,xn)Rn:xi(ai,bi);1in}我们有m(B)=i=1n(biai)特别地,外测度就满足了正规化性质(第12条)

课后习题

18.2.1 证明引理18.2.5(提示:你必须使用下确界的定义,而且还可能需要引入参数ε。你需要把某些外测度等于+的情况分开来处理。(f)可以从(e)和(a)中推到出来。对于(e),把指标集J记作J={j1,j2,j3,...}。另外,对于每一个Aj,用一簇总体积之和不超过m(Aj)+ε/2j的盒子来覆盖Aj
  1. 空集的外测度是m()=0

考虑一个n维开盒子

Bε:=(0,ε)×i=1n1(0,1)(ε>0)

显然它的体积有vol(Bε)=ε,同时由于这个盒子覆盖了空集,因此根据外测度的定义,我们应当有m()vol(Bε)=ε。由于ε是任意的,因此这表明只能有m()0,再结合结论(b)的内容就可以得到只能有m()=0


  1. 对于每一个集合Ω,都有0m(Ω)+

先证明总有0m(Ω)。由于开盒子的体积是非负的,因此考虑每一个覆盖Ω的盒子簇(Bj)jJ,都应该有:

jJvol(Bj)jJ0=0

从而这表明0是集合{jJvol(Bj):(Bj)jJΩ;J}的下界,然后根据下确界的性质我们知道必然有0m(Ω)成立。

然后对m(Ω)+,由于外测度肯定是一个广义实数,因此此结论是显然的。


  1. 若有ABRn,那么m(A)m(B)

考虑一簇盒子(Bj)jJ覆盖B满足J至多可数,那么根据覆盖的定义,应该有ABjJBj,从而(Bj)jJ也是覆盖A的盒子簇,进而有:

jJvol(Bj){jJvol(Aj):(Aj)jJA;J}

从而根据下确界的要求,应该有m(A)jJvol(Bj),由于此结论是对每一个覆盖B的至多可数盒子簇(Bj)jJ成立,因此这表明有m(A)是集合{jJvol(Bj):(Bj)jJB;J}的下界,从而根据下确界的要求即有m(A)m(B)成立,于是结论得证。


  1. 如果(Aj)jJRn的有限个子集,那么m(jJAj)jJm(Aj)

当存在jJ使得m(Aj)=+的时候结论显然成立,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所有的jJ都有m(Aj)是一个正实数的情景。

J是一个基数为n的指标集(于是我们可以将J写成J={j1,j2,...,jn}的形式),然后对任意的ε>0,根据外测度的定义与下确界的性质(命题6.3.6),我们知道对每一个1in都存在一个对应的至多可数的覆盖Aji的盒子簇(Bk(i))kKi满足:

m(Aji)kKivol(Bk(i))<m(Aji)+ε/n

此时注意到盒子簇(Bk(i))1in;kKi(这个写法感觉有点不够标准,总之意思就是所有的Bk(i)所组成的盒子簇)也至多可数且覆盖了jJAj,于是根据外测度的定义应当有:

m(jJAj)i=1nkKivol(Bk(i))<jJm(Aj)+ε

由于ε是任意的,因此上面的结论表明必然有m(jJAj)jJm(Aj)成立。


  1. 如果(Aj)jJRn的可数个子集,那么m(jJAj)jJm(Aj)

当存在jJ使得m(Aj)=+的时候结论显然成立,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所有的jJ都有m(Aj)是一个正实数的情景。

由于J可数因此我们可以将J写成J={j1,j2,j3,...}的形式),然后对任意的ε>0,根据外测度的定义与下确界的性质(命题6.3.6),我们知道对每一个1in都存在一个对应的至多可数的覆盖Aji的盒子簇(Bk(i))kKi满足:

m(Aji)kKivol(Bk(i))<m(Aji)+ε/2i

此时注意到盒子簇(Bk(i))1in;kKi也至多可数且覆盖了jJAj,于是根据外测度的定义应当有:

m(jJAj)i=1nkKivol(Bk(i))<jJm(Aj)+ε

由于ε是任意的,因此上面的结论表明必然有m(jJAj)jJm(Aj)成立。


  1. 如果ΩRn的一个子集,并且xRn,那么x+Ω:={x+y:yΩ}的外测度满足m(x+Ω)=m(Ω)

考虑每一个覆盖Ω的至多可数盒子簇(Bj)jJ,那么显然有(x+Bj)jJ也是一个至多可数的盒子簇,并且显然它覆盖了x+Ω。然后注意到根据体积的定义对任意的x=(x1,...,xn)Rn与任意的盒子B:=i=1n(ai,bi)显然有:

vol(B)=i=1n(biai)=i=1n[(bi+xi)(ai+xi)]=vol(x+B)

于是我们有jJvol(Bj)=jJvol(x+Bj){jJvol(Aj):(Aj)jJx+Ω;J}对每一个覆盖Ω的至多可数盒子簇(Bj)jJ成立。

反过来,如果对每一个集合SRn我们都记有Sx:={yx:yS}。则考虑每一个覆盖x+Ω的至多可数盒子簇(Aj)jJ,类似地有(Ajx)jJ是一个覆盖Ω且至多可数的盒子簇。并且有:

jJvol(Aj)=jJvol(Ajx){jJvol(Bj):(Bj)jJΩ;J}

于是综上我们已经证明了有:

{jJvol(Aj):(Aj)jJx+Ω;J}={jJvol(Bj):(Bj)jJΩ;J}

由于这两个集合是相同的,因此它们也应该有相同的下确界,即有m(x+Ω)=m(Ω)成立,结论得证。

18.2.2 设ARn的子集,并设BRm的子集,那么注意到,笛卡尔积A×B:={(a,b):aA,bB}就是Rn+m的子集。证明:mn+m(A×B)mn(A)mm(B)(实际上,有mn+m(A×B)=mn(A)mm(B),但是证明这一点相当困难)

需要分情形讨论证明:


  1. m(A)=0m(B)=0

只需要讨论m(A)=0的情况,m(B)=0的情况同理,我们需要证明m(A×B)=0

考虑任意的ε>0。由于BRm的子集,而Rm可以通过下面的盒子簇覆盖:

((j12,j12+1)×...×(jm2,jm2+1))(j1,j2,...,jm)Rm

这同样也是覆盖了B的一个盒子簇,并且满足盒子簇可数且其中每一个盒子的体积都为1。由于这个盒子簇可数因此为了方便我们将这个盒子簇写为(Bj)jN+的形式。

然后由于m(A)=0,因此根据下确界的性质我们知道存在对任意的iN+都存在一个至多可数的覆盖A的盒子簇(Ak(i))kKi满足:

kKivol(Ak(i))<ε2i

此时考虑盒子簇(Ak(i)×Bi)iN+;kKi,这个盒子簇是至多可数的,并且它覆盖了A×B,因为:

考虑任意的(a,b)A×B。因为bB(Bj)jN+覆盖了B,因此存在iN+使得bBi;因为aA(Ak(i))kKi覆盖了A,因此存在kKi使得aAk(i)。综合即有(a,b)Ak(i)×Bi成立。于是我们证明了A×BiN+kKiAk(i)×Bi,也即盒子簇(Ak(i)×Bi)iN+;kKi覆盖了A×B

然后根据外测度的定义,应当有:

m(A×B)iN+kKivol(Ak(i)×Bi)=iN+kKivol(Ak(i))<ε

由于ε是任意的,因此这就表明只能有m(A×B)=0,结论得证。


  1. m(A)=+m(B)=+且两者都不等于0

此情况m(A)m(B)=+,因此结论是显然的。


  1. m(A)m(B)都是正实数。

考虑任意的ε>0,根据下确界的性质我们知道分别存在覆盖A的至多可数的盒子簇(Aj)jJ与覆盖B的至多可数的盒子簇(Bk)kK满足:

m(A)jJvol(Aj)<m(A)+ε3max{m(A),m(B),ε,1}m(B)kKvol(Bk)<m(B)+ε3max{m(A),m(B),ε,1}

此时注意到盒子簇(Aj×Bk)jJ;kK覆盖了A×B,于是根据外测度的定义有:

m(A×B)jJkKvol(Aj×Bk)=jJkKvol(Aj)vol(Bk)=(jJvol(Aj))(kKvol(Bk))m(A)m(B)+ε(m(A)+m(B)+ε3max{m(A),m(B),ε,1})3max{m(A),m(B),ε,1}m(A)m(B)+ε(m(A)+m(B)+1/3)3max{m(A),m(B),ε,1}m(A)m(B)+ε(13+13+19)m(A)m(B)+ε

由于ε的任意性,因此上面的结论即得证了有m(A×B)m(A)m(B)成立。


综上,于是结论得证。

在习题18.2.3~18.2.5中,我们假设Rn是一个欧几里得空间,并假设在Rn中有可测集的概念(它可能与勒贝格可测集的概念重合,也可能不重合)和测度的概念(它可能与勒贝格测度的概念重合,也可能不重合),并且这个测度满足公理(i)~(xiii),基于此前提完成下面的习题。
18.2.3 完成下面的证明
(a) 证明:如果A1A2A3...是一个单调递增的可测集序列(因此对于每一个正整数j都有AjAj+1),那么有m(j=1Aj)=limjm(Aj)

考虑令有集合序列:

Bi:={A1ifi=1AiAi1ifi>1

从而我们有(Bi)i=1是一个互不相交的可测集序列(见公理2,3)。然后根据可数可加性与有限可加性,我们有:

m(j=1Aj)=m(j=1Bj)=j=1m(Bj)=limkj=1km(Bj)=limkm(Ak)

从而结论得证。

(b) 证明:如果A1A2A3...是一个单调递减的可测集序列(因此对于每一个正整数j都有AjAj+1),并且有m(A1)<+,那么有m(j=1Aj)=limjm(Aj)

考虑令有集合序列:

Ci:=A1Ai

从而我们有(Ci)i=1是一个单调递增的可测集序列。然后根据(a)的结论,有限可加性与可数可加性,应当有:

m(A1j=1Aj)=m(j=1Cj)=limjm(Cj)=limjm(A1Aj)

由于已经假定有m(A1)<+,因此有:

limj[m(A1)m(Aj)]=limjm(A1Aj)=m(A1j=1Aj)=m(A1)m(j=1Aj)

从而也即有m(j=1Aj)=limjm(Aj),结论得证。

18.2.4 证明:对于任意的正整数q>1,开盒子
(0,1/q)n:={(x1,...,xn)Rn:0<xj<1/q;1jn}
和闭盒子
[0,1/q]n:={(x1,...,xn)Rn:0<xj<1/q;1jn}
的测度都是qn(提示:首先证明,对于每一个q1都有m((0,1/q)n)qn,采用的方法是用(0,1/q)n的某些平移来覆盖(0,1)n。按照类似的论述证明m([0,1/q]n)qn。然后证明,对于任意的ε>0都有m([0,1/q]n\(0,1/q)n)ε,采用的方法是用一些非常小的盒子来覆盖[0,1/q]n的边界)

对任意的有理数序对(p1,p2,...,pn)与给定的正整数q>1,我们记有

Bq(p1,p2,...,pn):=(p1,p1+1/q)×(p2,p2+1/q)×...×(pn,pn+1/q)Cq(p1,p2,...,pn):=[p1,p1+1/q]×[p2,p2+1/q]×...×[pn,pn+1/q]

显然,根据平移不变性公理,无论(p1,p2,...,pn)的值我们总有:

m(Bq(p1,p2,...,pn))=m((0,1/q)n)m(Cq(p1,p2,...,pn))=m([0,1/q]n)

基于此完成下面的作答。


首先证明对于每一个q1都有m((0,1/q)n)qn

考虑这样一个数量为qn个的盒子簇:

(Bq(i1/q,i2/q,...,in/q))(i1,i2,...,in)Nn;0i1,i2,...,inq1

可以注意到这个盒子簇中的盒子两两之间互不相交,并且它们的并集仍然包含于[0,1]n,因此根据正规化,有限可加性与单调性公理,我们有:

(i1,i2,...,in)Nn;0i1,i2,...,inq1m(Bq(i1/q,i2/q,...,in/q))=qnm((0,1/q)n)m([0,1]n)=1

从而我们有m((0,1/q)n)qn


然后证明对于每一个q1都有m([0,1/q]n)qn

类似地,考虑下面这样一个数量为qn个的盒子簇:

(Cq(i1/q,i2/q,...,in/q))(i1,i2,...,in)Nn;0i1,i2,...,inq1

显然这个盒子簇满足:

(i1,i2,...,in)Nn;0i1,i2,...,inq1Cq(i1/q,i2/q,...,in/q)=[0,1]n

从而根据有限次可加性公理,应当有:

1=m([0,1]n)(i1,i2,...,in)Nn;0i1,i2,...,inq1m(Cq(i1/q,i2/q,...,in/q))=qnm([0,1/q]n)

从而我们有m([0,1/q]n)qn


接着我们来证明对于每一个q1都有m([0,1/q]n\(0,1/q)n)=0

我们先证明m({0}×(0,1/q)n1)=0。考虑任意的ε>0,我们知道必然存在一个正整数k1使得1/kmin(ε,1)成立。然后首先我们注意到根据平移不变性公理我们有:

m({0}×(0,1/q)n1)=m({1/(2qk)}×(0,1/q)n1)

然后我们可以观察到有{1/(2qk)}×(0,1/q)n1(0,1/(qk))×(0,1/q)n1,于是根据单调性公理有:

m({1/(2qk)}×(0,1/q)n1)m((0,1/(qk))×(0,1/q)n1))

再注意到盒子簇

((iqk,i+1qk)×(0,1/q)n1)i=0m1

的并集包含于(0,1/q)n,并且此盒子簇中每一个盒子的测度都相等(平移不变性公理易得),于是使用有限可加性与单调性公理有:

i=0k1m((iqk,i+1qk)×(0,1/q)n1)=km((0,1/(qk))×(0,1/q)n1))m((0,1/q)n)qn

也即有m((0,1/(qk))×(0,1/q)n1))qnk1ε。综上即有:

m({0}×(0,1/q)n1)ε

由于ε是任意的,因此这表明了只能有m({0}×(0,1/q)n1)=0。然后利用平移不变性公理有m({1/q}×(0,1/q)n1)=0,接着注意到上面的证明可以并不对{0}所在维度有要求,因此上面的证明同样可以证明所有形如(0,1/q)j×{0}×(0,1/q)nj11jn1)的1个单元素集与n1个开区间(0,1/q)的笛卡尔积都有其n维测度为0

然后我们考虑由2个单元素集与n2个开区间的笛卡尔积的测度,以{0}2×(0,1/q)n2为例,根据平移不变性公理我们有:

m({0}2×(0,1/q)n2)=m({0}×{1/2q}×(0,1/q)n2)

由于{0}×{1/2q}×(0,1/q)n{0}×(0,1/q)n1,因此根据单调性公理我们有:

m({0}2×(0,1/q)n2)m({0}×(0,1/q)n1)=0m({0}2×(0,1/q)n2)=0

类似地使用平移不变性公理和单调性公理,我们就可以得到只要是单元素集(至少一个)与开区间(0,1/q)的笛卡尔积其n维测度必然都是0

最后我们来观察[0,1/q]n\(0,1/q)n,它事实上可以改写成下面的等价形式:

{(p1,...,pn):\exist1jn,pj=0\or1/p}=1jn{(p1,...,pn):j01/p}=[{0}×(0,1/q)n][{1/q}×(0,1/q)n]...

根据我们上面的结论,于是我们便可以发现[0,1/q]n\(0,1/q)n事实上可以表示为有限多个互不相交且测度为0的集合的并集,因此根据有限可加性公理我们有m([0,1/q]n\(0,1/q)n)


最后我们来证明题目的结论,根据有限可加性我们有:

m((0,1/q)n)+m([0,1/q]n\(0,1/q)n)=m([0,1/q]n)m((0,1/q)n)=m([0,1/q]n)

于是再结合我们证明的结论,于是我们就得到了qnm((0,1/q)n)qnqnm([0,1/q]n)qn,从而也就只能有

m((0,1/q)n)=m([0,1/q]n)=qn

于是结论得证。

18.2.5 证明:对于任意的盒子B,有m(B)=vol(B)(提示:首先,利用习题18.2.4去证明当坐标aj,bj都是有理数时的结论。然后设法取极限,进而得到当坐标都是实数时的一般结论)

我们只需要证明闭盒子的结论,其它的盒子都是类似的。


首先我们先证明对每一个坐标ai,bi都是有理数的盒子B=i=1n[ai,bi]都有结论成立。

根据平移不变性公理可知任意盒子B=i=1n[ai,bi]都可以通过i维上移动ai个单位得到其测度与盒子B=i=1n[0,biai]相等,因此我们只需要证明对所有形如B=i=1n[0,ci](其中ci都是有理数)的盒子都成立即可;由于坐标数量是有限的,因此我们可以找到所有坐标ci的公分母,将B=i=1n[0,ci]改写成B=i=1n[0,did]ci=di/ddi,d都是正整数)的形式。

注意到B可以

B=i=1n[0,did]=i=1n([0,1d)+[1d,2d)+...+[di1d,did])=i=1n[0,1d)+...+i=1n[di1d,did]

表示成d1d2...dn个盒子的并集,并且其中每一个盒子的测度都等于dn(习题18.2.5),因此根据有限可加性公理我们有:

m(B)=d1d2...dndn=c1c2...cn=vol(B)

于是结论得证。


然后我们证明对每一个坐标ai,bi都是实数的盒子B=i=1n[ai,bi]都有结论成立。

对每一个1in,考虑单调递增有理数序列(ai(k))k=1与单调递减有理数序列(bi(k))k=1分别收敛于ai,bi(这样的有理数序列是很好寻找的,一个方法是将ai,bi改写成十进制的形式,然后逐位逼近ai,bi,例如当aibi等于π的时候,可以分别得到递增与递减序列3,3.1,3.14,...4,3.2,3.15,...)。从而我们显然可以得到盒子序列:

(i=1n[ai(k),bi(k)])k=1

是一个单调递减的盒子序列且m(i=1n[ai(1),bi(1)])<+,同时它还满足:

k=1(i=1n[ai(k),bi(k)])=i=1n[ai,bi]

于是根据习题18.2.3的结论,我们有:

m(i=1n[ai,bi])=limkm(i=1n[ai(k),bi(k)])=limki=1n(bi(k)ai(k))=i=1nlimk(bi(k)ai(k))=i=1n(biai)=vol(i=1n[ai,bi])

于是m(B)=vol(B)得证。

18.2.6 利用引理18.2.5和命题18.2.6,给出“实数集是不可数集”的另一种证明(即重新证明推论8.3.4

使用反证法,我们假设R是一个可数集,那么它的元素可以排列成一个序列(ri)i=0的形式,于是根据正性,可数次可加性与命题18.2.6我们有:

m(R)i=1m([ri,ri])=i=10=0m(R)=0

但是另一方面,根据单调性的要求又因该有m(R)m([0,1])=1,于是这导出了矛盾,实数集必然不可能是可数的。


本节相关跳转

实分析 8.3 不可数集

实分析 18.1 目标:勒贝格测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