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.1 形式幂级数
定义
(15.1.1 形式幂级数)设
是一个实数,任何形如 的级数都可以称为以
为中心的形式幂级数。其中 , , 是与 无关的实数序列,我们称 是级数的第 个系数,级数中每一项 都是关于实变量 的函数。 (注:说这些幂级数是形式的是因为还没有具体给出级数收敛在哪些
(这是在说什么?)) (15.1.3 收敛半径)设
是一个形式幂级数,则该级数的收敛半径 定义为: 并且在计算收敛半径时我们额外约定
与 。
命题
(15.1.6)设
是一个形式幂级数,并且设 是该级数的收敛半径,那么有: - (在收敛半径外发散)如果
满足 ,那么对于这个 值,级数 是发散的。 - (在收敛半径内收敛)如果
满足 ,那么对于这个 值,级数 是绝对收敛的。
如果我们假定
(也就是说幂级数 至少在除 以外的一点处收敛),然后我们设 定义为 ,那么有下面的三条结论成立: (在收敛半径内收敛)对于任意的
,级数 在紧致区间 上一致收敛于 , (幂级数的微分)函数
是在 上可微的。对任意的 ,级数 在区间 上一致收敛于 。 (幂级数的积分)对任意一个包含在
内的闭区间 ,有
(注:定理15.1.6的(a)和(b)也给出了一个求收敛半径的方法,即通过审敛法先判断收敛范围,再根据得到的收敛范围获取收敛半径;对
的情况,幂级数的收敛性是不确定的,收敛或发散都是有可能的;最后,定理15.1.6并没有说明幂级数 是在区间 上一致收敛的,事实上,这个定理只保证了幂级数 是在区间 上逐点收敛) - (在收敛半径外发散)如果
课后习题
15.1.1 证明定理15.1.6(提示:对(a)和(b)使用根值判别法(定理7.5.1);对(c)使用魏尔斯特拉斯M判别法(定理14.5.7);对(d)使用定理14.7.1;对(e)使用推论14.6.2)
在证明前我们需要证明一些辅助结论:
结论1:对任意的实数集合
,设 是正实数,并设 与 。那么我们有 证明:
我们只证明上确界的结论,对下确界的讨论是类似且显然的。对任意的
,根据上确界的定义我们有 ,由于 是正数因此也有 ,这表明 是 的一个上界;另一方面,对任意 是 是 的上界,我们有对任意的 都有 ,即 是 的上界,进而由上确界定义有 ,于是 是最小的上界。根据上确界的定义,即有 是 的上确界。 于是证明完毕。
结论2:
。 证明:
首先根据幂次运算的性质我们知道对任意的
都有 ,因此我们不妨对任意的 将 写为 的形式,其中 是一个非负数,然后根据二项式公式(参见习题7.1.4)我们有: (大于等于号是通过
的非负性确定的)上面的不等式也即有: 结合
,根据夹逼定理即可得到 ,也即 于是证明完毕。
然后逐条证明:
- 如果
满足 ,那么对于这个 值,级数 是发散的。 使用根值判别法,考虑令
而根据辅助结论1,由于
是与 无关的正数,因此根据上极限的定义我们显然可以得到 由于
,于是即有 ,从而根据根值判别法我们知道级数 不是条件收敛的,也即 是发散的。
- 如果
满足 ,那么对于这个 值,级数 是绝对收敛的。 同结论(a)的讨论过程,当条件变更为
时我们可以得到 ,于是根据根值判别法我们知道级数 是绝对收敛的。
- 对于任意的
,级数 在紧致区间 上一致收敛于 ,于是 是在 上连续的。 考虑使用魏尔斯特拉斯M判别法,对任意的
,根据定义上确界范数有: 而根据我们的辅助结论,可以进一步化简得到:
而当
时我们由 ,从而根据幂次运算的法则我们知道 ,从而我们有: 此时使用根值判别法,利用类似结论(a)中证明的方法我们可以计算级数
的根值有: 这表明级数
是绝对收敛的,而根据比较判别法(命题7.3.2)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 是绝对收敛的,此时根据魏尔斯特拉斯M判别法就可以得到 在紧致区间 上一致收敛于 ,考虑到一致极限保持函数序列的连续性(命题14.3.2)与多项式函数的连续性,因此对任意的 都有 在 上连续,也即 是在 上连续的。
- 函数
是在 上可微的。对任意的 ,级数 在区间 上一致收敛于 。 考虑计算级数
的收敛半径 ,根据定义有 一方面,根据幂次运算的性质我们知道对任意的
有 ,因此根据比较原理我们有 ;另一方面,根据辅助结论2我们知道对任意的 都存在 使得对任意的 都有 ,此时结合比较原理,辅助结论1与习题6.4.2我们有: 由于是对任意的
都成立,因此这表明 。综上即有 ,也即 。根据结论(c),我们知道对任意的 都有级数 在区间 上一致收敛于某个函数 ;而对任意的 ,部分和 都是 的导函数;最后, 显然是在 处收敛的,结合这三个条件与定理14.7.1我们可以得到 在 上一致收敛于的函数 是可微的并且 的导函数正是 ,也即有级数 在区间 上一致收敛于 ,结论得证。
- 对任意一个包含在
内的闭区间 ,有 根据结论(c)我们有
是在 上一致收敛的(取 ,然后将结论(c)应用在区间 上),然后根据推论14.6.2我们有: 然后根据微积分第二基本定理我们可以得到:
于是结论得证。
15.1.2 给出以 为中心,收敛半径为 的形式幂级数 的例子,要求满足
(a) 在 和 处都发散
考虑幂级数
,显然其收敛半径 。然后在 处幂级数 为级数 发散到无穷,在 处幂级数 为级数 也是发散的(部分和序列有两个极限点 和 )。
(b) 在 处发散,但在 处收敛
考虑幂级数
,显然其收敛半径 。然后根据命题7.3.7在 处幂级数 为级数 发散到无穷,在 处幂级数 为级数 是收敛的。
(c) 在 处收敛,但在 处发散
考虑幂级数
,显然其收敛半径 。这个级数在 和 处跟(b)刚好是相反的。
(d) 在 和 处都收敛
考虑幂级数
,显然其收敛半径 。然后根据命题7.3.7在 处幂级数 为级数 收敛,在 处幂级数 为级数 也是收敛的。
(e) 在 上逐点收敛,但在 上不一致收敛
同样是考虑幂级数考虑幂级数
(这相当于令系数 ,然后对任意 都令 ),在习题14.2.2(c)中我们已经证明了这个幂级数在 上逐点收敛于函数 (尽管在写这题的时候我们还没给出函数级数的定义)但不是一致收敛的,因此它就是我们要找的例子。